HIFI日记:Audioquest DragonFly Cobalt/线圣蓝蜻蜓测评
了解BLOG主的朋友们知道,长期以来BLOG主随身都会携带一只红蜻蜓,方便在外有线倾听和平时PC打游戏、看视频的时候接有源音箱和耳机。而最近,BLOG主在乐彼W2和线圣蓝蜻蜓之间做升级选择,最终选择了更有把握的蓝蜻蜓。
一、测评的准备
本次参与测评的线圣蓝蜻蜓,为了更好地模拟BLOG主日常使用的环境,具体的搭配如下:ipad mini6(苹果平板)+Dragontail(AQ龙尾)+DragonFly Cobalt(AQ蓝蜻蜓)+Nestsound ZERO(XY0)(音巢科技入耳耳机)/Genelec 8010a(真力监听音箱)。音源仍旧采用QQ音乐(Hires),另外BLOG主也相继测试了PC、笔记本等不同环境中的声音,仅供参考。
二、测评曲目/评分方式
曲目选择的是BLOG主平时常听的曲目,基本上是70%日系+30%大编制的听音取向,因此选曲会明显偏日系音乐。评分采用10分为满分,但最高一般只给到9分。其中8分为评分项目具有明显优势,7分为本项目优秀,6分为能正常鉴赏,5分为能正常聆听,低于5分不做评论。评分规则本身建立在主观感受上,且偏音乐表达而非器材表达。更详细的测评方案,请参考这里。
三、测试开始
项目 | 蓝蜻蜓 | 红蜻蜓 |
声音完整性 | 7/10 | 6.5/10 |
高频 | 7/10 | 5.5/10 |
中频 | 6.5/10 | 6/10 |
低频 | 7/10 | 6.5/10 |
解析力、分离度 | 7.5/10 | 7/10 |
声场、密度 | 6.5/10 | 6.5/10 |
驱动力、动态 | 7.5/10 | 6.5/10 |
总分 | 7/10 | 6.4/10 |
1、歌曲名:雪琥珀 -snow amber- (Remix),歌手名:yukina/GET IN THE RING (みぃ),专辑名:Another World 2
红蜻蜓测试的时候,其实出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没有使用XY0这只耳机,主要原因是推不动,出声怪。当然红蜻蜓一来并非旗舰,二来实在是与耳机价差太远(实际上蓝蜻蜓本体与耳机线同价),有这种情况实属正常。第二个问题则是没有使用雪琥珀而是使用了Radiant这首曲子,主要原因是雪琥珀的曲子表现难度比Radiant还是要更高一筹,红蜻蜓实在是力不从心。而这次使用蓝蜻蜓则终于在便携设备中将雪琥珀推出了一个大概。对比BLOG主更高端的桌面耳机系统,蓝蜻蜓的声音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声音活跃、解析优秀、层次丰富,都是蓝蜻蜓明显的优点,相对比绝大多数便携HIFI设备,它的解析力已经可以登堂入室。但同样他也有一些明显的问题,比如声音偏刺激、线条感稍微突出,声音偏硬等问题。但即使如此,雪琥珀能完整地演绎出来已经颇为不易,两个女声之间主次交替的和声,高强度的EDM电子舞曲组成的复杂声部,都是非常考验器材的控制力、解析力、三频能量感的地方,蓝蜻蜓有这样的表现已经是站稳了自己的脚跟。
2、歌曲名:大火,歌手名:李佳薇,专辑名:感谢爱人
这首曲子主要测试的是女声高频部分的表现能力,蓝蜻蜓的表现非常突出,相对比前代红蜻蜓来说,高频解析力拔高了很多,不仅女声通透,能量分配也更为充裕。唯一的问题还是声音线条感太明显,不够柔和,虽然在李佳薇的声线上不太明显,但是如果去听更加委婉的女声则可能会产生一些听感上的木讷。当然,这可能是一个听感问题,毕竟在当前素质优先的HIFI理念中,这可能甚至是一个优点。
3、歌曲名:走歌人,歌手名:暗杠,专辑名:一念
歌曲名:敢爱敢做,歌手名:林子祥,专辑名:花街70号
在听暗杠的走歌人时,BLOG主发现在听这类抒情的男声时,蓝蜻蜓的男声是不如红蜻蜓抓耳的,红蜻蜓那稍显温暖的音色,让男声听起来多了一份感情,增添了一分色彩。但一旦换到林子祥的敢爱敢做,蓝蜻蜓更强的控制力和动态则明显让男声更具有爆发力和质感。两者互有胜负,其实侧面也就看出了蓝蜻蜓实际的水平和他存在的局限性。男声虽然绝大多数都处在中频位置,但实际上男声的质感是通过更强的低频实现的,更好的解析、更强的动态、更多的能量感组成了男声中有磁性的部分,因此蓝蜻蜓如果要获得更好地男声,就必须有更好的供电。这里折射出两个问题,首先是蓝蜻蜓在更好的供电下,低频会得到巨大的改善,这也同时表明,蓝蜻蜓对数播前端的要求相较红蜻蜓要高一些。
4、歌曲名:天空の悲恋歌,歌手名:TAMUSIC,专辑名:東方バイオリン1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BLOG主测试选曲有一种这样的规律,一般的设备:一首男声(中低频)、一首女声(中高频),主打解析的设备:追加一首雪琥珀(测试整体素质和能量分布),主打音色的设备:追加一首天空的悲恋(器乐小提琴和钢琴测试),上面这些基本上就是随身的极限了。如果是台机设备,BLOG主则会追加一首古典大编制,比如我的中国第二乐章(测试声场、定位、空间感)。在蓝蜻蜓的测试中,BLOG主在雪琥珀中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但是在这首天空的悲恋中,评价则一般了。声音硬已经是其次,小提琴声音木讷、过于尖锐,缺乏色泽,钢琴解析力不足,低频部分失真。这些对于蓝蜻蜓来说,都是比较明显的缺点。但是这并非说蓝蜻蜓不好,只是在跟表现人声上,器乐表现真的要难很多。对于便携设备来说,这也是一个难以跨越的门槛。蓝蜻蜓的性能也止步于此,虽败犹荣。
5、不同前端测试
由于蓝蜻蜓标配了一根USB-C的龙尾数据线,因此BLOG主尝试用它链接各种各样的设备试听。最终发现不同前端声音差距非常明显。下面是BLOG主听到精神恍惚测试出来的各个场景声音。
Mi10Ultra/USB-C+Dragontail | PC/USB2.0 | PC/USB3.0 | PC/USB-C+Dragontail | RedmiBook PRO 14/USB3.0 | RedmiBook PRO 14/USB-C+Dragontail | ipad mini 6/USB-C+Dragontail |
5 | 5.5 | 6.5 | 7 | 7 | 8 | 6 |
测试结果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基本上可以认为这就是供电的胜利,USB2.0虽然比USB3.0抗干扰好,但是供电方面完败,USB3.0和USB-TYPY-C之间的区别主要是细节上的差距,比如低频的下沉,TYPE-C确实比USB3.0下潜更好一些,也不知道是不是Dragontail的功劳。另外,尽管PC/USB-C+Dragontail的总分比ipad mini 6/USB-C+Dragontail高,但是ipad的底噪要远比PC小,而且PC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
四、总结
在聊总结前,BLOG主想聊一个问题。线圣AQ这个系列,在国外实际上是毁誉参半的。有些媒体经过测试后,发现AQ红蜻蜓和蓝蜻蜓指标都非常差,如果对比国内最强的科学小尾巴W2,差距可谓十万八千里。但BLOG主相信,绝大多数玩家在听到蓝蜻蜓的第一耳朵,应该都是赞叹,这声音真的不错。这可能是受到品牌效应、从众效应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但是BLOG主还是希望借此聊聊当下HIFI圈的一个现状——唯参数论。实际上这个问题在十几二十年前,就已经在HIFI圈内形成,只是直到最近才生根发芽。BLOG主曾经说过这样一个论点:只有当产品实在没什么亮点的时候,冰冷的参数才会成为宣传的重点。我相信会有人问我,难道参数不重要么?作为一个经常科普的BLOG主来说,参数自然重要,产品的电路设计水平、用料都能够从参数中看出来。但你要是问BLOG主,参数高声音就好么?那BLOG主就不敢说了。当下,我们必须接纳一个观点,就是好参数并不一定是好声音,难看的参数,有时候跟声音的好坏也并无关系。很多新一代的烧友可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但是请他们想一想,20年前,HIFI器材的参数远不如现在,黑胶时代失真率更是高的离谱,但是当年的声音就不能听了吗?想想那些玩胆机的烧友,追求的无非就是一份精致的失真而已。HIFI玩到后面,绝对不是所谓的高保真,而是针对自己的听感、涉猎的曲目进行个性化的定制。或许好的声音存在一定的共性,但最适合自己的声音一定是独一无二的。
最后,我们认真来聊聊蓝蜻蜓,作为一个2000元的小尾巴,他最值得称道的肯定不是冷冰冰的参数,而是均衡的三频能量分布,以及懂得如何扬长避短地构建一个合理的声音。在这个方面蓝蜻蜓可称得上是标杆。除此之外,蓝蜻蜓在各方面都比较出色,相比较红蜻蜓而言,声音密度提高、控制力增强,但偏奔放、热情的声音风格,让两者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可以听出是同一个团队进行开发。我看见有些测评说,这个小尾巴比2K级别的国砖声音还好,其实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因为小尾巴将供电部分的成本完全转嫁给了玩家,取消了电池、变压、电容等即占成本又占空间的部分,省出来的成本堆在数模转换和模拟放大电路上,肯定是有优势的啊。有人可能觉得砖头很大,那其实是屏幕、供电等部分占用了大部分空间,如果将这些东西去除,实际上就是这些小尾巴的大小而已。缺点也很明显,对供电敏感,手机(特别是只有USB2.0的小米)非常拖累表现。这次测评是非常想弄到一只W2进行对比的,但非常可惜借了一圈没借到,如果未来有朋友能借给BLOG主对比,希望能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