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日记:4月到了,又是韭菜成熟的季节,水月雨 ILLUSTRIOUS 光辉旗舰入耳耳机测评

一、前言

感谢富哥寄来的水月雨光辉耳机,作为售价4999的单动圈旗舰入耳,让BLOG主不能不去回想起去年测试过的同为单动圈旗舰定位的HIFIMAN Svanar耳机。实际上,作为当前多单元耳机遍地跑的2025年,用旗舰的价格出一只单动圈,多少是需要一些勇气的。BLOG主知道水月雨有自己的研发和产线,不怀疑他们自研单元的决心和能力,但对于水月雨是否能冲击高端(虽然他们也有9999的自信定价产品),能否调好一只单动圈单元的入耳,其实还是抱着非常大的疑问的。

二、测评的准备

本次测评的耳机是水月雨 ILLUSTRIOUS 光辉旗舰入耳耳机。测评设备采用ipad air 5+老班长LBZ-04小尾巴+WAGNUS. Omni Sheep USB线+21QQ音乐。耳机采用的是原装4.4平衡口,耳套采用的附赠耳套中比较像哥套的那款。测试过程中,其实BLOG主发现光辉对前端的敏感程度还是较高的,特别是如果采用手机+QQ音乐,声音会处在难以入耳的状况。换成PC+HQPlayer或者手机+Poweramp的声音会有明显改善,这对比之前测试的许多中低端耳机,光辉的揭示力明显要更强一些。

三、测评曲目/评分方式

曲目选择的是BLOG主平时常听的曲目,基本上是70%日系+30%大编制的听音取向,因此选曲会明显偏日系音乐。评分标准采用刘汉盛音响二十要简化而来,10分为满分,但最高一般只给到9分。其中8分为评分项目具有明显优势,7分为本项目优秀,6分为能正常鉴赏,5分为能正常聆听,低于5分不做评论。更详细的测评方案,请参考这里

四、测试开始

项目HIFIMAN Svanar水月雨 光辉水月雨 LAN兰水月雨 ARIA2
声音完整性7.5/107.5/106.5/107.5/10
高频7/107/106/107/10
中频7/107.5/106/106.5/10
低频7/107/105/107/10
解析力、密度7.5/107.5/106/107/10
声场、分离度8.5/107.5/106/106/10
动态、延展7.5/107.5/105.5/107/10
总分7.4/107.4/105.9/106.9/10

1、歌曲名:たとえ どんなに…,歌手名:西野加奈 (西野カナ)

作为2011年发布的同名专辑主打歌,《たとえ どんなに…》是一首充分展现了2010年代J-Pop的代表曲目之一。歌曲融合了R&B和Pop的节奏和旋律,其贯穿全曲的略带悲伤的旋律和鼓点、贝斯基底,具有非常强烈的歌曲辨识度,而西野カナ的声线也相当契合歌曲营造出的既现代又不失温柔的氛围。商业上,这首歌在发行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Oricon公信榜实体销量最高排入第五,并取得了进榜23周的好成绩。长期以来,J-Pop都被视作重视旋律、制作精良的歌曲,《たとえ どんなに…》的创作很好地与当时的流行元素(R&B)相结合,再加上日本人擅长的细腻情绪表达,展现了当时日本J-Pop工业的成熟水准。虽然这类“工业糖精”势必会面临风格类同、创作模式僵化、创新不足等诸多质疑。但归根究底,这首歌曲仍然凭借流畅的旋律以及副歌部分,西野加奈用接近本音呐喊的歌词,仍然很容易击中恋爱中少女的执着与深情,引发了广泛共鸣。

たとえどんなにどんなに強く / 纵然曾多么 多么强烈地祈祷
願ったってもう戻れないけど / 也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遠い君を見えない君を / 但我仍会继续思念
想い続けて / 那遥远的、看不见的你

回到水月雨光辉耳机上,开声就非常的享受,人声圆润、厚实,质感出色。距离较为贴近人耳,非常适合人头录音的现代流行曲。耳机密度充足,声音整体偏暖、中频混响时间略长但是瞬态仍然可圈可点。仔细听后,会发现人声的比例似乎过多了一些,导致光辉虽然有着还不错的解析力,但是很多歌曲的背景细节就是硬被人声吃了。另外,光辉的低频量感略微适中偏多一点点,但是下潜可以说没有跟自家的ARIA2拉开差距,这点其实略微有些尴尬。又因为光辉中频混响过多的原因,导致虽然这个还勉强过得去的低频,被中频的混响所放大,在人声曲中还不是什么问题,但是估计在器乐曲目中就比较头疼了。

2、歌曲名:The Sounds of Silence,歌手名:Simon & Garfunkel

原声版(1964)

摇滚电音版(1966)

中央公园演唱会(1981)

YOUTUBE视频/BILIBILI转载(YOUTUBE音质好不少)

后现代Disturbed翻唱版(2015)

很少有音乐能当得起传奇两个字,大多数音乐历经十载就已经难易被人记起,跨越海洋和高山,就已经无人问津。但是也有一些作品,历经数十年的沧桑只会让它变得更为醇厚,跨越高山和海洋只会增添它的注脚。这就是今天要聊的歌曲,流行音乐史上最具标志性和影响力的歌曲之一:The Sounds of Silence。中文名也可被翻译为《寂静之声》。

The Sounds of Silence是由其主唱之一的Paul Simon在1963年至 1964 年间创作的。Simon于1984年2月号Playboy中的访谈曾经提到,歌词的核心主题之一是“人类无法相互沟通”。这也被更多j解读成与1963的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事件带来的社会冲击和反思相关。也有一些流传的说法,说Simon喜欢在黑暗的浴室里弹吉他写歌,这份黑暗的感受,促使了第一句歌词Hello darkness, my old friend…的诞生。

1964年3月,以两位主唱命名的组合Simon & Garfunkel录制了这首歌的原版,该版本仅有两人的人声和木吉他进行伴奏,收录在他们1964年10月发行的首张专辑《Wednesday Morning, 3 A.M.》中。这个版本也被后世称作原声版(Original Acoustic Version)。但由于当时两人并无名气,因此这张专辑销量惨淡,以至于这个草草组成的组合被迫解散,两人也由此奔东西。

然后戏剧性的一幕就出现了,在美国东海岸的一些电台(尤其是在波士顿和佛罗里达)这首歌逐渐上了点播台,且点播概率开始逐渐水涨船高。而当时的音乐制作人Tom Wilson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一趋势,并且不管是基于什么理由,他决定在没有联系到两位主唱的前提下,对这首歌进行了重新制作。很快,在1965年6月15日,Wilson在原声录音的基础上,叠加了电吉他、电贝斯和鼓的音轨,创造出了更具时代感的“民谣摇滚”版本(Electric Overdub)。并最终在1965年9月作为单曲发行,标题被改为"The Sound of Silence"。

毫无疑问,这个版本迅速走红,随着1960年代民谣摇滚化风潮的推动下,这首歌在两位主唱完全不知道的前提下爆火,到了1966年1月1日,甚至获得了美国最权威的音乐榜单Billboard Hot 100的冠军。这次意外的成功,促使Simon & Garfunkel重新复合,并迅速录制了更多歌曲,最终于1966年1月将这个民谣摇滚的新版本收录到他们发行的第二张专辑《Sounds of Silence》中。自此之后,这首改编版的"The Sound of Silence”几乎定义了一整个民谣转摇滚的时代,成为了美国音乐史上无可撼动的丰碑。

再后来,Simon & Garfunkel一直都没有忘记这首他们的原点之作,在不同的年代都有发行过这首歌的演唱版本。而随着年岁的增长,这首歌词中蕴藏的厚重感,也伴随着这一次又一次的演唱而愈发的深厚。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时过境迁,他们两位最喜欢的演唱方式仍然是早期的一把吉他的纯人声演唱。过去的数十年中,这首歌同样被无数的人翻唱,直到2015年,后现代主义乐队“Disturbed”用重金属风格再次翻唱了这首不朽的名曲,随后再次爆火走红。这也再次证明了这首歌有着跨越时光、曲风、文化的独特魅力。

"The Sound of Silence" 是一首集诗意歌词、优美旋律、时代精神和传奇经历于一身的不朽杰作。它从一首险些被埋没的民谣小品,经历了一次未经授权却极为成功的“改编”,最终成为全球传唱的经典,不仅奠定了Simon & Garfunkel的乐坛地位,也深刻地影响了流行音乐的发展,并持续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引发人们的共鸣。也让全球数亿听众见证了这两位主唱的传奇友谊,直至今日。

说回耳机,光辉的男声的音色依旧十分出色,男声气息稳定、声音厚实、人声贴脸。但是相比较上面现代女声,这种更为古老的民谣录音,光辉就显得比较暖糊、背景混响比较大,人声结像也不太理想。虽然这种情况录音本身的问题就很大,但是在BLOG主使用更高阶的耳机进行回放时,其实是可以做的更好的。这也是BLOG主想说的光辉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对于录音比较差的作品,其回放存在较为严重的瑕疵感,或许正如其介绍页面说的,这是一个会放大缺陷,而不是抚平缺陷的“参考级”耳机吧……

五、总结

测评的过程并不复杂,但是如何动笔倒是有些犹豫。水月雨的产品BLOG主并不陌生,过去BLOG主也测评过很多他们家的产品。水月雨的低端到中端的产品,有相当多竞争力强劲的产品,其中ARIA2一直是BLOG主认为千元以内最平衡的耳机。但是对于“水冲高”的多个高端产品,则一直以来都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一来是没有长期使用的经验,在各种一耳朵场合都感觉很普通。二来则是其定价非常自信,几乎是完全脱离自己的中低端产品线,更像是为了填补这个价区而定的价。在测试完光辉之后,BLOG主不否认这是一个调音相当有特色,听起来相当流畅的好耳机。但是你要问BLOG主这耳机是不是旗舰级别的,能搞定绝大多数音乐的耳机,那BLOG主只能沉默一会,然后跟你说,听听现代人声得了。这也是为啥BLOG主听了两周之后,决定不测评大编制或者小编制的原因。并不是不能听,但是也就那样,配不上其4999这样高端的售价。

其实考虑到耳机价格的边际效应,光辉4999的售价更像是一个非常传统的HIFI厂商,死抱着高溢价而彰显品牌价值的死鸭子嘴硬,而不像是一个新锐HIFI厂商做出的定价策略。说回耳机本身,单动圈的设计,注定了其高低频都有各自的问题,极高频的延伸和极低频的下潜几乎都没有,只有一个贴脸的中频一直在开大。但是这种过分关注人声的表现是否会影响其他细节的表现,则似乎完全不在光辉的考虑范围内了。总而言之,BLOG主似乎是在发售几天后就拿到了这只耳机,然后陆陆续续听了2周之后,一看咸鱼3750了……价格的波动似乎也一定程度表示了市场对于这只耳机的认可程度,BLOG主一直以来的观点都认为,一只入耳耳机,4999的售价就理所应当做到三频都出色的程度,尤其对没有历史包袱的新厂家来说,更应如此。至于更高价格的,应该算入附加值,比如特色的调音、新材料的尝试、外观和贵金属、品牌叙事等范畴。说到底,一直以来价格虚高的HIFI入耳耳机,不正是期待一个能将价格拉下来的小米式屠夫吗?那能不能是水月雨呢?但至少,不会是水月雨光辉。

留言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